YNTW.COM 2025年4月23日-24日在日内瓦举行第十四届欧盟糖业年会,有来自欧洲及世界其他的350多位行业高管齐聚一堂,围绕糖价驱动因素展开深入讨论,分析糖市波动、全球食糖贸易状况及欧洲糖业前景,并提供食糖生产商、用糖企业和贸易商建立商务联系的机会。
目前,全球糖市正经历着动态变化,欧洲作为食糖的主要消费国和生产国,面临着自身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欧盟糖价在过去一年有所下跌,给即将到来的2025/26榨季带来了不断变化的前景。糖业正在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全球贸易发展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为供应链管理和市场定位的创新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潜在的机遇。
在4月23日当天的分享会上,标普知名糖业分析师做了《川普关税–对食糖意味着什么?》专题分析,其核心观点如下:
“川普关税”对食糖的直接影响
*对所有国家的食糖进口(除少数享有关税配额待遇的国家)征收10% 的基础关税,4月5日生效;更高的“对等关税”在4月9日生效。
*90天的对等关税延迟期,是具有美国农业部分配的TRQ免税配额进口糖国家的一个机会,如果能在90天完成清关…。
“对于糖市来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副作用,可能比直接冲击更大”
*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会给美元及其避险地位带来压力,而美元汇率疲软历来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中国将更多地从巴西而非美国进口谷物和大豆,这可能会占用更多运输船只、减少可用于运输食糖的船只。
*中国大量进口巴西农产品这或将在巴西港口产生连锁效应,包括仓储空间收紧、装卸延误以及更高的运费。
*巴西港口拥堵是糖市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会导致纽交所ICE11号原糖价格走高。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于4月7日公布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将取得显著进展。
以上内容源自: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
解读:
这份来自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的分析,对川普关税以及更广泛的中美贸易争端对全球食糖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贸易争端升级带来的间接副作用,其影响可能比直接针对食糖征收的关税更大。
首先,标普分析师认为:关于川普关税对食糖的直接影响,是对大部分食糖进口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有可能实施更高的对等关税。尽管存在90天的延迟窗口可能提供具有配额的国家进口机会,但关税本身无疑增加了食糖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理论上会影响贸易流量。
然而,分析师强调了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带来的“不利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过几个层面传导,最终可能对食糖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货币汇率波动与大宗商品: 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美元承压。历史经验表明,美元疲软通常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这意味着即便不考虑直接关税,贸易紧张局势引发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也可能通过汇率机制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包括食糖。
贸易流向改变与物流瓶颈: 最关键的间接影响在于贸易流向的改变。由于贸易争端,中国将从巴西购买谷物和大豆,减少了从美国的进口。这种贸易结构的调整对全球航运和物流产生了连锁反应。巴西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当大量船只被用于运输谷物和大豆到中国时,用于运输食糖的船只数量就会下降。这不仅会推高运费,还可能导致巴西港口出现仓库空间紧张、装载延迟等问题。
巴西港口拥堵与糖价: 分析师明确指出,巴西港口拥堵是食糖市场“众所周知的现象”,而上述贸易流向改变加剧了这种拥堵的可能性。港口拥堵意味着食糖出口受阻,供给端面临物流瓶颈,这将直接减少市场上的现货供应,从而推高ICE 11#原糖期货的价格。
最后,分析师也提到了中国官方4月7日发布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中提及“积极培育和推广糖料蔗良种,加快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该长期规划可能影响未来的农产品供需格局,但其对短期食糖市场的影响不如贸易和物流问题直接。不得不说,国外分析师也对咱国内的相关政策较为关注。
综合来看,这份分析认为,虽然川普的关税对食糖有直接影响,但中美贸易争端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其对全球贸易体系、航运物流以及主要贸易国(如巴西和中国)农产品采购策略的扭曲。这些间接因素导致的物流成本上升和供应端瓶颈(尤其是在巴西港口),可能成为推高全球食糖价格的更重要驱动力。这凸显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相互关联性和复杂性,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调整会通过多条路径传导并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注: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云糖网首发,欢迎留言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