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产业”跨国扎根带富一方 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国外拓展种植带富当地蔗农
西双版纳报 记者/刘文光 玉哈
每天清晨,一支身穿灰色工作服、骑着摩托车的队伍穿行在老挝南塔省勐新县、勐龙县的乡间小道上。春季,他们忙着动员蔗农种植;夏季,他们忙着分发化肥等物资;秋季,他们忙着推广管理技术;冬季,他们忙着砍收采购——他们就是被当地蔗农亲切地称为“甜蜜老板”的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人员。
困难重重的起步
每每讲起刚到勐新县推广种植甘蔗时的情景,在勐新县甘蔗站工作了20年的傣族农技人员岩仑感慨万分。他说,1999年,糖厂响应国家号召,派他和5名同事,到当地开展罂粟替代种植。为了动员当地村民种植甘蔗,他们骑着单车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因为道路条件差,有时回不到甘蔗站住宿,只能在村民家中借宿。那时,当地农村居住条件差,睡觉得提着根棍子,防止房梁上的老鼠“突然袭击”,还得提防跳蚤虱子。除这些困难之外,最难的就是当地村民没人相信他们。春天到来时,他们仍然没能说服村民种植甘蔗。夏天,行走在山上,看到的依然是一片一片盛开着的罂粟花。
面对困难,岩仑和同事们没有气馁。他们采取“分点负责、分片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甘蔗种植。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在2000年至2001年榨季,岩仑和他的同事种植了示范甘蔗300多亩,向国内返销甘蔗2000吨。虽然很少,但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岩仑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甘蔗站站长。
难能可贵的突破
为了让村民们“眼见为实”,第二任甘蔗站站长岩旺和同事们带头示范种植,推广机器深耕、薄膜覆盖、中耕管理、宿根种植等新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单产。
阿地是勐新县曼批热村村长。2001年之后,在中国公司和当地政府的鼓励下,他成了第一批下山种植甘蔗的村民。由于他粗通汉语,加之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高,被中国公司聘请为首批甘蔗种植的老方农务人员,负责本村和附近村寨甘蔗种植事宜。因家里劳动力多,阿地种植了100多亩甘蔗,每年创收20余万元。富裕起来的阿地不仅在村子里建盖了第一幢楼房,买了第一辆皮卡车,近两年,他还在勐新县城购买了一块土地建盖宾馆,搞起了服务业。
看到中国公司的农技人员不仅帮助村民用机器开沟耕种,每亩补助一袋化肥,还帮助他们修路,收购的时候也从不拖欠资金,之前一直不肯搬到坝子种植甘蔗的村民,纷纷搬迁到坝子加入到了甘蔗种植行列。
在中国公司农技人员的努力下,甘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自2000年中国公司与老挝签订种植协议以来,经过中老双方的共同努力,甘蔗种植在勐新县和勐龙县扎下了根。2018年至2019年榨季,当地68个村寨3529户2.5万人种植了9.8万亩甘蔗,返销进口甘蔗45.5万吨。中国公司支付甘蔗款1.59亿元,平均每户种植户创收4.4万元。富裕起来的蔗农,建起了楼房,用上了家电,开上了轿车……甘蔗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名符其实的“甜蜜产业”。
据西双版纳英茂糖业原料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峰介绍,近几年来公司累计投资1200万余元,修建道路650多公里。在农业种植、技术措施方面,中国公司无偿为甘蔗种植户提供机耕、肥料、农药、地膜、良种调运等费用2487.75万元。为提高当地蔗农的农业技术水平,公司每年还投入10万元举办甘蔗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蔗农3000人次。
勐新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坎派·苏里康说,蔗农们以前靠种植罂粟为生,温饱难以解决,现在不仅通过种植甘蔗走上了致富路,还改变了以前生病不吃药、不打针、不送孩子上学等许多不良习俗,中国公司给当地蔗农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充满希望的田野
勐新县曼那村的雅密是甘庶站聘请的老方农务人员,2009年生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时任甘蔗站站长的岩仑得知这个情况后,借了5000元钱给他,让他到中国正规医院医治。经过医治,一个多月后他病愈出院。雅密从此把甘蔗站的人视为亲人,逢年过节,都会邀请甘蔗站的农技人员到他家里做客。2007年,曼批热村村长阿地突发脑溢血,生命危在旦夕。手忙脚乱的阿地家人,把情况告诉了甘蔗站工作人员,甘蔗站一边安排车辆将阿地送往中国医治,一边帮他联系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办理入住手续。因为转送及时,阿地被抢救了过来。他说,自己的命是中国甘蔗站农技人员救回来的,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他把自己在勐新县城建盖的宾馆起名为“友谊宾馆”。他说,要让自己的后代永远记住中老友谊。
勐新县新任县长展政华是个“中国通”。他说,他刚从中国留学回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了不起的倡议,他希望中国公司不仅到老挝种植甘蔗,还希望到老挝办糖厂,进一步推动中老两国经济文化深度交流发展。
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黄振军介绍说,随着从老挝返销甘蔗的数量大幅增长,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下属的勐捧糖厂蔗糖生产量也逐年增加。公司计划继续扩大在老挝境内的甘蔗种植面积,力争每年返销国内甘蔗原料达50万吨以上,年产蔗糖6.5万吨,产值达4亿元。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公司也希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将糖厂办到老挝去。他说,那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