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云南经济日报
近年来,云南蔗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蔗糖产业成为我省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近日,《云南省关于推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称简称《意见》)出炉。《意见》提出,通过5年努力,到2023年,全省力争建设“双高”糖料蔗核心基地达350万亩,带动全省500万亩蔗区平均单产达5吨以上,蔗糖分达16%以上,甘蔗产量达2500万吨以上,食糖产量达300万吨,蔗糖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
省糖业协会相关专家表示,近年来,云南蔗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蔗糖产业成为我省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2019榨季,全省甘蔗农业总产达到1843.27万吨,平均蔗糖分达到14.62%。
优势资源向蔗糖产业集聚
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深化改革开放,为云南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意见》指出,全省蔗糖产业发展应合理布局,规模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原料生产向适宜区域集中,蔗糖加工向龙头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向蔗糖产业集聚,实现规模化发展。
科技驱动,稳定增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品种改良、机械化应用、产业链延伸等,促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开发蔗糖多元高端产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优化蔗糖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运行调节机制,提升糖业公共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推动蔗糖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以“双高”基地建设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
按照机械化作业要求提高建设标准,进行土地平整、机耕道路修建、改良土壤,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确保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2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到2023年,力争全省“双高”基地面积达到350万亩。
根据现代甘蔗糖料的生产要求,大力推进甘蔗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甘蔗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糖料甘蔗新型经营组织,提高甘蔗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鼓励探索蔗园生产托管、土地入股、承包流转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开展规模化种植。
省农科院副院长张跃彬表示,依托糖料蔗“双高”基地积极开展甘蔗种植模式、配套机械(具)等试验示范。适时组织召开地方政府、制糖企业、甘蔗机械制造企业、甘蔗生产服务企业、农业合作社、甘蔗种植大户等参加的现场会,不断完善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总结推广经验,推广一批适应性强的甘蔗机械和机械化生产、组织、服务模式。
打造“绿色糖品牌”
围绕多产融合、多元开发、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据市场需求,打造“绿色糖品牌”;加强以蔗糖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拓展蔗糖在医药、化工领域的应用。
将蔗糖与云南特有生物资源融合发展,研发高附加值药食同源功能性糖品和保健型糖品。
同时,加大推广利用废糖蜜等副产物开发酵母,酒精废液生产液态肥,滤泥生产复合肥力度,实现制糖副产物高值化、资源化利用;支持蔗叶、蔗稍生产畜牧饲料,大力发展蔗稍养牛,构筑“产业互补、循环一体、联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利用云南省周边国家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与老挝、缅甸合作建设甘蔗糖料种植基地,在境外蔗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根据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支持骨干企业、研究机构等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研制一批实用性强的甘蔗生产关键环节的作业机械,重点突破甘蔗大、中、小型收获机械,进一步提升甘蔗机械产品性能,有效解决甘蔗关键生产环节机械效率不高等问题,实现从“有机可用”向“有好机用”的转变。
鼓励蔗糖企业进行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云糖”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对生产基地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终端产品进行有机、绿色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强“云糖”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质量安全标志管理,确保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相互追溯。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明确推出坚持市场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根据国家蔗糖发展战略和产业形势,推进蔗糖产业整合。
以重点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为核心,通过核心企业并购重组、相互参股等形式,改变云南制糖企业小散弱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蔗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涉糖涉蔗全产业链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力争打造2个-3 个综合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世界一流的糖业集团。
为维护食糖进出口秩序,促进国内食糖产业发展,维护蔗农利益,要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促进打击食糖走私工作力度不减,有效防范食糖走私风险。
《意见》表明,省打私办牵头有关部门,加强对食糖走私的情报搜集和风险研判,加大对货运渠道伪瞒报和非设关地偷运走私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各类食糖走私活动,从运输、存、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开展专项治理,切断食糖走私非法利益链条,提升打击合力。(记者 张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