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中国糖业协会 作者:李京
白糖,因为功能独特用途广泛且携带方便、保存容易,被很多国家列为与粮食、棉花、油料甚至是武器弹药同等重要的战备物资,加以管控与储备,可谓典型的战时硬通货。何以有此一说呢?
1、糖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必需品
很多人一提到糖,就直接和食糖划等号,但其实糖涵盖了多种碳水化合物,有以淀粉、纤维或果胶形式出现的多糖,有以蔗糖、麦芽糖形式出现的短链寡糖或者二糖,也有以葡萄糖、果糖、乳糖出现的小分子单糖,这些都是糖这个大家族的重要成员。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70% 依靠糖氧化分解后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每100 克蔗糖可提供的热量近400 大卡,是米饭的3 倍,而成年人每日需要的热量为2000-3000 千卡。人一旦缺糖,轻则会头晕、心慌、眼花,重则会出现低血糖,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有报道称,二战时,美军(1942 年)制定的单兵口粮中,普遍会提供富含食糖的巧克力、果酱、糖衣花生等,甚至有纯蔗糖。日军的1 号营养口粮,就是以奶粉、酵母、麦芽糖、葡萄糖及椰子油等压制而成的高热量食物。据悉,当年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在预计掳取的战略物资中,就有每年6 万吨糖浆的计划。日寇入侵海南岛后,为了掠夺蔗糖资源,迅速上马建设了9 家半机械化的糖厂。
可见,在粮食匮乏的情形之下食糖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
2、白糖可以直接疗伤治病
千百年来,人类对甜蜜的渴望是刻在DNA 上的,食糖简直是能够给人以精神慰藉、预防抑郁症的灵丹妙药。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糖不但可以充饥,还可以起到心理疗伤、恢复战斗力的奇效。
白糖具有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清热燥湿、化痰止咳、缓解肝火和补阴虚、驱口臭、疗疮毒、去酒毒、解盐毒等作用。
此外,白糖可抑菌防腐。高浓度的糖溶液有渗透、脱水作用,能够减轻软组织的水肿,我国民间一直有往伤口撒白糖治疗伤口的传统。据称,英国《每日邮报》也有关于往伤口上撒糖疗伤的报道。
3、糖可以制成用途广泛的酒精(乙醇)
人们都知道,糖厂制糖过程产生的糖蜜可以制造酒精。而在必要时,也可以利用原糖或白糖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通过特定酵母的发酵作用回熔生产酒精。在巴西各糖厂,平均1 吨糖可以转换成0.566 立方米无水乙醇或0.591 立方米含水乙醇。
乙醇用在医药领域,70%-75% 的酒精普遍被用于人体消毒,40%-50% 的酒精可预防褥疮,25%-50% 的酒精可作物理退热。乙醇用作汽车燃料,过去有,现在更多。我国在抗战时就曾经使用酒精作汽车燃料,解放军还曾专门建立了南阳酒精厂。目前我国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以上,仅次于巴西、美国。多年来巴西的甘蔗糖厂采用糖醇联产的方式生产食糖和乙醇,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比例。
酒精乙醇,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都是易燃物,含量100% 的酒精其燃点仅为12 摄氏度,含量80% 的酒精混合物其燃点也仅是19 摄氏度,因此它完全可以直接用作燃烧弹或助燃剂在战场上使用。
此外,乙醇还可以调制各种酒精饮品,可以用于稀释剂、有机溶剂、涂料溶剂等诸多方面。
4、白糖可以成为特殊弹药
糖或糖浆除了可以生产乙醇用作燃烧弹外,白糖添加还原剂后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在特殊情况下白糖也可以成为制作炸弹的原料。将白糖熬制成糖浆以后以3:7的比例混入硝酸钾以后就能制成爆速为3200米/ 秒的烈性炸药。CNN 有报道称,2012 年在叙利亚战争中,反对派就经常用白糖来制作简易的武器。
还有报道说巴勒斯坦加沙哈马斯武装也会将白糖制作炸弹,一种称为“卡桑”的土制火箭弹,原料就有化肥与白糖。
5、白糖可以稳定市场物价
既然白糖是重要而特殊的战略物资,那么在战争期间一旦食糖短缺,就必定会引起恐慌乃至社会动荡。
有报道称,二战时,盟军封锁了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导致日本国内物资短缺,而涨价最大的是糖不是粮。当时的日本,粮价只涨了21 倍,糖价却足足涨了300 多倍,黑市上甚至涨到700 多倍。可见平常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糖,到了战争时期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能够兑换各种等价物品的“硬通货”。
我国早在1960 年便正式将白糖与粮、棉、油列为同等重要的战备物资之一。为了保障食糖供给安全,稳定市场物价,商业部在1991 年7 月15 日颁布了《国家储备糖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于2020 年12 月31 日又重新颁布了《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此外,广西、云南等食糖主产区,也有出台地方性的食糖储备政策。
出于保护广大糖农及糖厂的利益,我国对食糖的进口一向实行严格的管控,这也是国内糖价往往高于国际市场价的原因;日本情况也类似,冲绳地区的甘蔗糖分较低也要维持种植,北海道地区的甜菜制糖成本很高,但他们一直采取非常优惠的政策来保护本国的糖业不受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制糖成本达到规模后可以降低成本,以陆地面积仅为1.67 万平方千米的旅游胜地夏威夷,每年生产的粗糖仍约100 万吨,通过贸易出口将产品销往全世界,成为全球通行的“世界商品”,也成为各国战略储备的“硬通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