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2022-09-21 011版 记者 骆万丽 通讯员 陈建文
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是食糖安全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我区把“桉退蔗进”行动作为稳定糖料蔗面积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如何桉退”“怎样蔗进”“农民认可”等重点难点问题,打响了糖料蔗生产保护区保卫战。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已清理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内桉树等非蔗作物面积35.46万亩,在“桉退”基础上新种植糖料蔗面积22.64万亩。
今年4月,我区召开研究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和推进耕地保护利用工作会议,明确“两个不减少、一个稳步提高”,即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面积不减少、糖料蔗种植面积不减少、糖料蔗产量稳步提高的要求。不久前,《广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市、县人民政府是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自治区糖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形成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合力。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2022年第二季度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全区1159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内桉树等林地种植面积约128万亩,占保护区面积的11%。目前,按照3年完成100万亩“桉退”任务的目标,全区10个糖料蔗主产市正加快制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桉退蔗进”三年行动方案,细化任务项,列出时间表,构建工作常态化调度机制。
完成“桉退”是基础,实现“蔗进”是关键。为提高农民种蔗积极性,不少制糖企业推出桉树砍伐、钩根、机耕的补贴措施,减少农民损失,打消“桉退”顾虑,同时为土壤改良以及蔗种、肥料、农药、地膜、除草剂购买使用等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博华糖厂通过区分不同树龄、不同退出方式给予相应补贴,农户自行清桉种蔗最高补贴可达1550元/亩;根据农户需要给予蔗种以及农资实物预付,预付款最高可达1500元/亩。
针对因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桉树退出后无人接管的地块,制糖企业及时补位,以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集中流转闲置土地,建立自营生产基地或安排种植主体接手,防止出现撂荒、二次返桉等情况。东糖投资公司针对糖料蔗订单合同区域,开展网格化管理,对“桉退”地块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种植技术不足的,提供技术支持;对不愿种植的,寻找或培育承包户,推动“桉退”地块全部“蔗进”,实现无缝衔接。
农民认不认可、支不支持、满不满意,是“桉退蔗进”试点工作的唯一评价标准,也是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持续推进的关键。为此,我区已出台一系列措施在推进“桉退蔗进”的同时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影响。一方面,减少“桉退”损失,不同树龄将实施不同退出方式:对树龄在1年内的,要求当年清理完成;对树龄2—3年以上、临近砍伐期的,签订退出承诺书,成材砍伐后退出,最大程度减少农民损失,避免引发矛盾。另一方面,提高“蔗进”收益,对“蔗进”地块优先签订糖料蔗订单合同,确保稳定收入;落实糖料蔗良种良法各项补贴,帮助提高收入,激活种蔗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机械化作业、加强制糖企业扶持等举措,进一步推动糖料蔗生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