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近日发布了2月份中国食糖供需形势分析报告,专家组认为当前的食糖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之前的一些预测数据维持不变,根据国内食糖供需形势平衡表,我们结合当前市场动态,对当前国内食糖市场形势进行解读分析,内容如下:
一、 食糖产量预测稳中有升
从表格数据来看,2024/25榨季(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的食糖生产预测数据非常亮眼。
- 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显著增加:预计2024/25榨季糖料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均为1396千公顷,较2022/23榨季的1284千公顷有明显提升,与2023/24榨季的1262千公顷相比,增幅更为显著。这预示着糖料种植基础得到加强,为食糖增产奠定了基础。
- 单产保持较高水平:尽管2024/25榨季糖料单产预测为58.70吨/公顷,略低于2023/24榨季的60.70吨/公顷,但仍高于2022/23榨季的51.60吨/公顷,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 食糖产量大幅提升:综合面积和单产因素,2024/25榨季食糖产量预测为1100万吨,远高于2022/23榨季的897万吨和2023/24榨季的996万吨。其中,甘蔗糖和甜菜糖均实现增产,但甜菜糖的增幅更为突出,从2022/23榨季的108万吨预计增加到2024/25榨季的150万吨,显示出甜菜糖产业的增长潜力。事实果然,据新疆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底新疆甜菜糖产量超过75万吨,创建国以来的历史新高,最终榨季产量预计将达到79-80万吨,实现突破性增长,相关文章详见云糖网。
产量的大幅提升,意味着中国食糖的自给能力有所增强,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可能相对降低。
二、 进口量保持高位,消费稳步增长
- 进口量维持高位:尽管国内食糖产量预计增加,但进口量预测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25榨季的进口量预测为500万吨,这表明中国食糖市场需求旺盛,仍然需要大量进口来补充国内供应。2024年全年我国食糖进口量为435万吨,加上进口糖浆以及预混糖粉,总量超过600万吨。
- 消费量稳步增长:食糖消费量预计将从2022/23榨季的1535万吨稳步增长至2024/25榨季的1580万吨,反映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食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尽管食糖产量有所增加,市场仍然需要依赖进口糖以满足需求。进口量维持高位和消费量的稳步增长,表明中国食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为国内外食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 结余变化转为盈余,库存压力季节性增加
- 结余变化由负转正:2022/23榨季和2023/24榨季的结余变化均为负值,分别为-268万吨和-94万吨,表明供不应求,需要消耗库存。但2024/25榨季的结余变化预测转为正值,为4万吨,预示着供需趋于平衡,甚至可能出现少量盈余。
- 库存压力季节性增加:专家组称 “新糖集中上市,工业库存季节性增加” 可以看出,随着新榨季食糖的大量上市,食糖工业库存将季节性增加,近期内市场供应压力增大。
结余变化由负转正和库存季节性增加,共同指向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为糖价带来下行压力。
四、 国内外糖价走势分化,国内糖价弱势震荡
- 国际食糖价格高位震荡:国际食糖价格预测在2024/25榨季维持在17-22美分/磅的区间,与2023/24榨季的21.70美分/磅相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显示出国际食糖市场仍然存在一定支撑。
- 国内食糖价格弱势震荡:国内食糖价格预测在2024/25榨季维持在6000-6700元/吨的区间,与2023/24榨季的6492元/吨相比,价格重心有所下移。
国内外糖价走势的分化,以及国内糖价的弱势震荡,反映出国内食糖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
五、 关注天气因素,警惕未来风险
专家组特别指出“后期需关注天气对压榨进度、甘蔗种植及出苗的影响”, 这表明天气因素仍然是影响食糖生产和市场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极端天气可能影响甘蔗的种植、出苗及压榨进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食糖的供给,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广西是国内第一大产糖区,由于近期盛传广西干旱严重,可能给新植蔗以及本榨季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此,云糖网收集整理了2024年与2023年广西蔗区干旱情况对比分析:
2024年与2023年同期广西蔗区干旱情况对比
对比项 | 2024年 | 2023年 |
---|---|---|
干旱范围与强度 | 2024年12月,广西蔗区干旱范围广、强度大,特旱比例达63.1%,主要分布在桂中、桂南及百色市东部;重旱比例为17.2%,集中在北海、合浦、柳城等地,桂中、桂南大部蔗区达到高风险等级。 | 2023年12月,广西蔗区干旱程度较轻,主要集中在广西中部和南部,以轻旱到中旱为主,特旱和重旱比例较低,干旱影响冬植蔗种植,但对甘蔗成熟和砍收影响较小。 |
降雨量与气温 | 2024年12月1日以来,广西平均降雨量仅7.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9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气温偏高,干旱加剧,导致甘蔗茎重下降,单产和总产量下滑。 | 2023年12月,广西降雨量分布不均,桂北偏多1~3成,桂南偏少1~2成。气温偏高,但降水过程较多,改善土壤墒情,干旱影响相对有限。 |
未来天气趋势 | 预计2025年1月下旬至3月下旬,广西蔗区将持续面临阶段性气象干旱,降雨偏少,干旱风险高,影响旱区甘蔗选种和留种、春植蔗种植、宿根蔗萌发及缺乏灌溉条件的越冬作物生长发育。 | 广西气温偏高,降水北多南少,月内多次降水过程,改善土壤墒情,干旱风险较低。 |
生产建议 | 建议利用水井、河流、水库等水源灌溉,减少甘蔗剥叶以降低水分蒸发,并防范田间火灾。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 建议科学计划砍收入榨,优先砍运低洼谷地甘蔗,并做好防霜冻工作,确保甘蔗砍收和宿根蔗管理顺利进行。 |
以上内容源自广西气象局,总的来说: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广西蔗区干旱范围更广、强度更大,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是,干旱年年有,具体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和减产,目前来讲为时尚早,后续广西蔗区会持续加强抗旱措施,应对不利天气。
六、 总结
综合来看,最近一段时期国内糖市呈现出产量增加、库存充裕、价格承压的特点。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2月份对中国食糖供需形势预测不作调整,是基于当前市场格局的稳健判断。2024/25榨季中国食糖生产有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供应能力增强,但进口量仍将维持高位以满足旺盛的消费需求。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库存压力季节性增加,导致国内糖价维持弱势震荡。后期需要密切关注主产区天气变化对食糖生产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警惕潜在的市场风险。
以上解读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留言交流指正!